米赫人工角膜让病人找回光明

2022-07-0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世界上约有6000 万名角膜盲患者,其中我国约有400万,并且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万。


11.jpg


在这些患者当中,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国各地眼库的角膜来源奇缺,不少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另外,一些化学伤、热烧伤、爆炸伤导致眼表被严重损坏的高危角膜盲患者,由于术后极易出现排异反应从而导致手术难以成功。但在人工角膜被允许在临床应用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它使得许多患者得以重见光明。


6月7日,被农药入眼导致角膜溃疡的王女士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成功移植人工角膜;此前,因碱烧伤导致失明18年的邹先生接受人工角膜移植后,视力逐步恢复;更早以前,一名在工作中造成角膜烧伤的男性,顺利完成了两期手术,视力恢复到0.5。近几个月来,有多名角膜患者接受人工角膜移植,这些人工角膜都有同一个名字--“米赫”。


“米赫人工角膜”是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角膜产品,2021年12月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上市的人工角膜。


23.7.jpg


人工角膜,指用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屈光装置,用以替代病变后阻碍眼球光学通路的浑浊角膜,使患者获得一定视力。


米赫人工角膜由镜柱和支架组成,镜柱由PMMA制成,在眼科领域,PMMA是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及义眼片等的常用材料,它具有性质稳定、透光率高、屈光指数大、不会被机体的生物氧化反应所降解、对机体的生物反应轻、加工方便等优点,是较理想的光学材料,且临床己证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支架由钛支架翼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支架座组成,钛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并且耐腐蚀性好。


图片1.png


也正是因为米赫人工角膜是采用人造材料制成,无需供体角膜,才缓解了我国角膜供体稀少的现状,这也是米赫人工角膜最突出的特点。此外,米赫人工角膜的融合性也很好,它能与人眼自然融为一体,不会出现传统角膜移植所带来的排异反应。


临床实验统计结果表明,米赫人工角膜 12 个月脱盲率为 100%,12 个月时 23 例均较术前好转为 100%,12 个月在位率达到 100%,术后 1 年时视力较术后 7 天和 1 个月时有显著提高(P<0.05),愈后效果接近人捐献角膜。


目前距离米赫人工角膜上市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与此同时,为了让广大角膜盲患者更方便的接受治疗,米赫医疗邀请了国内多位角膜病领域专家对全国各地眼科医生的人工角膜移植手术的整体操作水平和能力进行培训,不久的将来,您就可以在“家门口”做手术,迎接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