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距离看不清手机上的字,要拿远些才行...
伏案工作一上午后,抬头视物竟是一片模糊,要调整半天才能看清楚...
原来戴近视眼镜看书,现在需要摘掉眼镜离书近些...
这些症状你有吗?如果有 ☟☟
我们的眼球内有个叫做晶状体的组织,它是一个双凸透镜形状的透明组织,靠很多叫“悬韧带”的小带子连接于眼内睫状肌上。
当我们看近处时,睫状肌收缩带动悬韧带松弛,使晶状体变凸,产生调节从而看清近处物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囊膜弹性开始降低,晶体开始硬化,变形能力降低,睫状肌功能也逐渐衰退。
此时,由于眼部调节能力下降,便会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就叫做老视,俗称“老花眼”。
近视眼出现“老花”较晚
老花眼是一个生理性调节减弱的过程,所有人都会经历,通常从40岁至45岁开始。
只是,由于每个人眼睛的屈光状态及调节能力各有不同,所以老花眼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 远视眼比正视眼发生“老花”早,近视眼出现“老花”比较晚。
○ 长期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比较容易出现老花眼
○ 住在温暖地区的人,出现老花眼较早(阳光照射强加速晶状体老化)
○ 服用抗焦虑、抗抑郁等精神病类药物会对睫状肌产生影响,也会较早引起老花眼。
和近视眼一样
老花眼也能做手术
验配老花镜是常规对付老花眼的办法,但戴镜后因看远处看不清,又需要频繁摘戴,有人会觉得麻烦。
可以考虑通过手术置换老化的晶状体,用一枚人工晶体来解决近视、散光、远视、“老花”等眼部屈光问题。
人工晶体其实是一个片状的透明镜片,目前,双焦点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均可以解决老花眼的问题。以三焦点人工晶体为例,植入后可以同时具有远、中、近三个焦点,以实现术后看远、看中、看近的全程视力,不再需要眼镜的协助。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是否适合手术治疗,需要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进行术前检查,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