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全了吧!角膜移植技术请了解一下

2022-09-13

角膜移植手术的发展对减少我国角膜盲患者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你们知道吗?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角膜移植手术还是比较落后的。

12.png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设备较为完善的医院才先后开展角膜移植手术。早期主流的手术方式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比较普遍,其他的手术方式还在生根发芽。

1.png


至于说角膜移植的现代技术什么时候得到了快速发展呢?其实是在近20年,尤其成分角膜移植技术 ,比如板层角膜移植术、内皮角膜移植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飞秒激光在眼科的应用,对角膜移植手术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引导了今后角膜移植手术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吧!


01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

2.png

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缺乏显微手术设备和器械,角膜移植手术的术式比较单一,主流的手术方式为PK。早期角膜移植手术的植片一般采用树胶固定盘、玻璃纸等固定方法,手术后也没有有效的药物控制免疫排斥反应,所以术后的总体治疗效果欠佳。

 

为了进一步推动角膜移植手术的发展,1956年《中华眼科杂志》出版角膜移植专号,尤其对角膜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技术、并发症等当时的前沿工作进行了系统报道,这对促进我国角膜移植手术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0年代末到80年代,随着高精密度手术显微镜、10-0尼龙线、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和角膜检查设备的相继问世及应用。我国的角膜移植手术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跨上了新的台阶,手术效果明显提高,手术数量也不断增加。


02 板层角膜移植术(LK)


3.png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LK的主要适应症是角膜基质浅层混浊。但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术后板层间会出现轻度混浊,使得术后视力一般不超过02.因此LK未能得到广泛开展。


到20世纪80年代后,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使LK的术后视力接近于PK;感染性角膜病也可采用LK治疗;部分复杂的角膜溃疡、穿孔和变性等,均可通过行个性化 LK、穿孔修补联合LK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使得LK的手术量不断增加。


03 内皮角膜移植术(EK)

4.png


EK也属于成分角膜移植术。根据内皮移植片取材部位的不同。常用的EK主要有剥离后弹力层自动EK和后弹力层EK等。若EK与LK所用供体互相搭配,一只供体角膜可以使2例患者复明,这对部分缓解我国供体角膜紧缺具有一定意义。


04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5.png

根据移植物的来源可分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单眼损伤可以选择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双眼损伤患者一般选择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将异体角膜缘于细胞在羊膜等载体上培养后用于临床。


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原位或培养后移植疗效均肯定,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角膜植片远期透明的主要因素。近20年高效免疫抑制剂的局部应用,如环孢素A药物缓释系统他克莫司均有效提高了高危角膜移植患者的远期预后。


05  激光辅助的角膜移植手术


6.png

传统角膜移植手术主要依靠手工环钻对植床和供体角膜进行切割,很难做到完全规则。切割的深度也不易控制,使得传统手术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很难达到光学角膜移植的要求。


近20年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兴起,角膜移植手术可在计算机控制的飞秒激光设备下精确进行,尤其在治疗圆锥角膜、角膜基质营养不良等行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