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移植手术早已成熟,为什么做的人那么少?

2022-10-27

角膜是眼球前面的一层透明组织,除了由先天引起的病变外,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损伤,一旦遭遇感染或产生病变,通常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才能康复。

11.jpg

有公开数据显示,角膜盲已经成为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角膜病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角膜可能出现溃疡、穿孔或角膜白斑,导致失明。

在我国,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约有近400万人,并且逐年增长,但由于我国眼库可获得的角膜数量有限,每年国内开展的角膜移植手术仅在1万例左右。

22.jpg

一万例,仅仅是林芝墨脱县一个小县城的人口数。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角膜资源也十分稀缺,供不应求。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完成角膜捐献4907例,较去年增长20%左右。虽然角膜捐献量近年有所增长,但相对患者新增数量,无异杯水车薪,这使得大部分能做角膜移植的医院都面临“等米下锅”的困境。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大家之所以不愿意捐赠眼角膜,其实是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传统观念和入土为安丧葬习俗的影响,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捐赠器官和眼角膜是一种公益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依然困难重重。

33.jpg

不少人担心亲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对身后器官捐献持保守意见,即便有人愿意捐献,也可能因家属反对或者没有及时联系到捐赠机构而无法进行。

只是由于角膜供体紧缺,绝大多数角膜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一部分患者甚至因角膜供体缺乏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最后只能被迫摘除眼球。

角膜移植手术是利用异体的正常透明角膜组织,取代病变混浊的不健康角膜组织,达到控制病变进展及提高视力功能的手术方法。目前,角膜移植手术早已经是一项成熟的眼科技术,帮助许多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提高生活质量。

44.jpg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突然明白了?手术都这么成熟了,为什么每年国内开展的角膜移植手术那么少?就是因为缺少供体角膜材料。

因为施行角膜移植手术的关键是要有健康的角膜供体材料,要经过专业、严格的筛选、采集及保存等环节,保证优质安全健康的供体材料能够适时提供给施行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才能满足临床需要,顺利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其实无论哪一类型的手术,在技术上都问题不大,关键还是要解决供体的问题。好在米赫人工角膜用于临床,才能缓解供体角膜缺少的现状。

55.jpg

米赫人工角膜采用人造材料制成,无需供体角膜,有助于缓解我国角膜供体稀少的现状。产品适用于角膜移植手术难以成功的双眼角膜盲患者,包括角膜移植失败,化学伤、热烧伤、爆炸伤等引起的严重角结膜瘢痕血管化,眼睑闭锁,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瘢痕性类天疱疮),终末期干眼引起的角膜盲等。

最后也告诫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对眼角膜的保护,在高危场所工作的朋友一定要提高紧急避险的能力,一旦受了外伤,要第一时间去专业眼科做角膜检查。

而且,角膜病潜伏的危险性非常大,不要麻痹大意,一旦出现眼部疼痛、视力下降、角膜充血等症状,也要早期用药,坚持治疗,争取在角膜病的发病初期痊愈,阻止疾病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