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吉林省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干眼防治专委会;来源 | 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等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21年11月30日
Volume 10 Issue 11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trigger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re the invisible enemy that trigger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eam using optical method had given their perspective that air pollution, climate warming and drying greatly aggravates the incidence of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in northeastern China, and also obtain threshold values of these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The findings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health-based amendment fo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and global climate protection.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过敏症人群无形的敌人。跨学科交叉研究团队通过光学的方法提出了他们的观点: 空气污染和气候暖干化极大地加剧了中国东北地区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同时给出这些环境风险因素的阈值。研究从过敏性健康角度出发为大气环境和全球气候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过敏性结膜炎是眼表常见病,即眼表接触到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严重困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过敏性结膜炎可表现为眼痒,眼红,眼干,其典型特征是奇痒难忍,并且越揉越痒,流泪,重者会因揉眼导致继发性圆锥角膜或者晶体脱位,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需进行角膜移植或晶体摘除手术。全球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5%-40%,但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环境因素(如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种族差异和过敏原种类等区域特征差异明显,其流行程度也相差很大。人民健康是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关键。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等环境变化诱发的居民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眼睛由于常年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因此大气污染对过敏性结膜炎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也在逐年不断增加。但是,关于大气污染和气象因子对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的研究尚少。东北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发区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图2),其环境变化对区域过敏性结膜炎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这增加了过敏性结膜炎防治和环境政策制定的不确定性。
图2 东北地区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概况
基于此,近日,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陆成伟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陈卫卫团队,首次开展了中国东北地区特殊环境下,大气污染、气候变化与过敏性结膜炎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左)吉大一院眼科 陆成伟,(右)中科院东北地理所 陈卫卫
该研究成果以"Air pollut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worsening of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A regional 20-city, 5-year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为题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作者收集并分析了东北地区20个主要城市近5年的过敏性结膜炎数据、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因子数据,以期了解过敏性结膜炎患病时空特征,是否受大气污染和气象因子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国家协同控制战略下发病率的可能趋势,这将有利于过敏性结膜炎的预防和防治。研究发现无论是空气污染还是气候变化都会影响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其中过敏性结膜炎与大气污染物(PM2.5、PM10、CO、SO2、NO2和O3)和气象因子(气温、风速)呈现正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在区域尺度层面,空气污染在其发病率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逐渐升高的气温、越来越干燥的气候可能会引发该地区更多过敏性结膜炎(图3)。图3 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对大气污染和区域增温的响应趋势过敏性结膜炎对东北区域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及其可能机制研究,一方面阐明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并为以健康为基础的大气污染标准修正提供更多参考;另一方面,因为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群暴露水平密切相关,所以本研究为未来加强这三方面的耦合指明了方向。

论文信息:
Lu, CW., Fu, J., Liu, XF. et al. Air pollut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worsening of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a regional 20-city, 5-year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 Light Sci Appl 10, 190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1-00630-6
作者简介:陆成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眼中心负责人、眼科学博士、眼科硕士生导师、中国康复医学会吉林省干眼康复专业组组长、亚洲角膜病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干眼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科文史研究型学组委员、国家公派留学于美国纽约眼科医院1年,擅长干眼综合治疗,强脉冲光治疗干眼,角膜移植,白内障,青光眼等手术治疗。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基金10余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柳叶刀》等国际期刊发表SCI文章40余篇。多次受邀在国际和全国大会进行专题讲座,还担任1区期刊《Aging Cell》以及《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Current Eye Research》等21个SCI收录杂志审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