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关村论坛将于11月25日至30日在京举行。同时,集高端前沿科技成果发布推介、供需对接、交流洽谈和宣传展示于一体的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备受关注。
“参与中关村论坛创新创业主体集体采访活动”现场
今年该大会将邀请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机构参会,来自全球3000余项高科技成果、创新项目寻求合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就绪。11月19日,多家往届参会的企业分享了即将展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人工角膜上市后
每年可助1.5万例患者复明
如果没有供体角膜,盲人有什么办法复明?
11月19日,米赫医疗总经理于艇受邀参加中关村论坛“参与往届中关村论坛创新创业主体集体采访活动”,并向在场人员介绍了米赫人工角膜的相关情况:我公司研制的国产人工角膜已获批上市,它也是全球首创且唯一、使用时无需供体角膜的一款产品,填补国际眼科空白。11月18日,首例国产米赫人工角膜植入术成功实施,让一名71岁的角膜盲患者成功复明。
米赫医疗总经理于艇受邀接受采访
他表示,该项技术的转化落地与中关村论坛密切相关,自2022年3月参与中关村论坛以来,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各项运营指标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的产品被列入《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
1997年,我公司在北京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华润生命科学园建立了人工角膜及眼科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全球首创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米赫人工角膜,于2021年12月7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同年12月16日,获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该产品从研发、生产到获批上市,历经24年。
米赫人工角膜采用人造材料制成,无需供体角膜,有助于缓解我国角膜供体稀少和角膜移植成功率低的现状;结构设计合理,手术方式更为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同时也避免了角膜移植手术难以攻克的免疫排斥反应。适应症广泛,适用于角膜移植手术难以成功的双眼角膜盲患者,包括角膜移植失败,化学伤、热烧伤、爆炸伤等引起的严重角结膜瘢痕血管化,眼睑闭锁,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终末期干眼引起的角膜盲等。
米赫人工角膜上市后预计每年完成1.5万例患者的手术量,为盲人复明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的鲍海宁介绍,2022年,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将邀请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机构参会,来自全球3000余项高科技成果、创新项目寻求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开放、活跃、高效的国际技术交易生态圈。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就绪。
采访活动完整版请见内容页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