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角膜植入术后并发症?患者要这样做...

2023-01-05

人工角膜是用来代替病变角膜,发挥其光学作用的人工装置,为瘢痕性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多次角膜移植失败、严重干眼症及眼化学烧伤等传统手术无法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复明希望。

但是,由于其手术难度大、恢复期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某些严重并发症还可能直接导致视力完全丧失。

11.jpg

那么,为了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本人需要做些什么?需要配合护理人员做哪些工作,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

众所周知,人工角膜移植术后的并发症不止一个,因此,针对其观察与护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分别列举一下。



青光眼



青光眼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可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由于角膜严重受损导致部分患者在术前就存在继发性青光眼,尽管术前均通过药物或睫状体冷冻控制眼压,但手术后,部分患者眼压仍会再次升高。


22.jpg

此外,手术炎症反应可使一些患者术后有一过性眼压升高,甚至发生难以控制的青光眼。因此术后定期观察眼压十分重要。由于人工角膜手术患者眼表条件差,无法用常规方法测量眼压,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指测眼压来评估眼压水平。

护理人员会向患者讲解青光眼常见症状,经常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并指导患者每日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情绪稳定。

一般青光眼患者多会出现眼痛、眼胀、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但与传统青光眼症状不同,人工角膜植入术后患者的青光眼症状并不典型,不明原因的视力减退是人工角膜植入术后青光眼的最常见表现。

患者本人和家属要熟知人工角膜植入术后青光眼的特点,一旦发生不明原因视力减退应及时就诊,排除青光眼的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记得定期复查眼底和视野,这对监控是否有青光眼损害和进展情况有重要意义。



人工角膜前膜形成



人工角膜前膜形成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对视力的影响多为暂时性,经治疗后多可好转。形成原因主要是周围组织对人工角膜镜柱的异物性刺激发生反应性增生,另一个原因是镜柱露出眼表高度较低。对反应性增生程度轻者用抗生素眼液冲洗,或用棉签蘸食用醋轻轻擦拭。

大家要知道,人工角膜前膜的形成是术后常见现象,对于人工角膜稳定性反而是有利的,且经治疗后多可好转,不会影响视力。

对于反应性增生程度较重者,可能需要通过眼前节激光或手术治疗可恢复视功能。术后患者要密切观察术眼有没有干燥、胀痛、异物感,需要遵医嘱滴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状态,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稳定人工角膜。


角膜溶解及角膜渗漏


这是一类严重威胁人工角膜稳定性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和延误治疗会造成人工角膜脱出,甚至有丧失眼球的危险。医生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自体耳软骨植入术,取患者自体耳软骨加固人工角膜前组织,促进局部角膜纤维血管化及组织增生,以稳固角膜支架,从而防止人工角膜脱出导致手术失败。

由于人工角膜手术较复杂,会给患者心理及经济上造成很大负担,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要明白人工角膜手术并非一次手术即可成功,做好长期就诊及多次手术的心理准备,并且需要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患者及其家属要注意:无论有没有临床症状的发生,均应保证术后每3个月到半年复诊1次。做好自体耳软骨植入术后的护理工作,术后术眼滴入抗生素眼液,3~4次/一天,高眼压患者局部滴降眼压药物,睡前涂氧氟沙星或金霉素眼膏。行睑裂缝合者,将眼液从缝合处滴入,使药液慢慢渗入结膜囊内。

观察眼部有无红肿、异常分泌物,及时换药。重视耳部取软骨处创口的消毒及处理,注意观察缝线及创口愈合情况,每日用聚维酮碘消毒,手法轻柔,保持创口敷料干燥、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感染性眼内炎



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炎症反应迅速波及眼内组织和液体,主要由细菌或霉菌感染所致。患者要注意有没有眼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异常情况。平时要多吃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要食用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

人工角膜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危及人工角膜的稳定性和视功能,甚至影响全眼球。

并发症一旦发生,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尤其是青光眼、角膜溶解、角膜渗漏等并发症可导致人工角膜排出、眼内感染,需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患者要熟知及时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延长人工角膜的使用寿命。